德國工業4.0襲捲世界,成為國際新產業的顯學。全球化2.0也是德國力倡的新國際經濟、貿易、商業和金融趨勢。從這兩大工業和貿易趨勢來看,台灣要想創造與中國大陸隔絕的繁榮,在未來15年內很不實際。掌握跨境合作優勢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 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 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 ONEAD_slot('div-inread-ad', 'inread'); }); }

聯合國前祕書長安南說,反對全球化,就像是反對地心引力一樣。全球化2.0正發出強勁的地心吸力,吸引著西方跨國企業紛紛往亞洲市場靠攏,中國大陸是其中最強勁吸力的市場。全球化2.0跟1.0相比,呈現完全不同的成長模式。歐洲智庫德國合益集團指出的兩個獨特是國際經濟力量轉移到亞洲、這些新興國家的中產階級正在快速成長。世界銀行等國際經貿組織預估未來大趨勢的幾個面向,在幾十年間都能觀察得到,而且至少維持15年,範圍影響所有地區和群體,包括各國政府、企業和人民;從根本上衝擊改變政治、經濟和社會。國際經貿組織預測,中國和亞洲地區的國內生產毛額、消費購買力、外匯存底及對於外投資總額,在未來15年的成長率都明顯超過西方國家。全球化2.0經濟的轉向,世界貿易模式大改變。新興國家和其它國家的貿易愈來愈頻繁,區域型的商業關係、策略聯盟、經濟協定就愈來愈排除非區域經濟體國家。2012年開始,中國從歐美的投資大量轉向亞洲、非洲及拉丁美洲等經濟同盟,以中國──東協自由貿易區為例,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經濟區域,年貿易規模約4兆5千億美元,國內生產毛額總計6兆美元,彼此有90%產品免徵進口關稅,影響不言可喻。全球2.0需要的跨國企業新策略模式是全球思維、在地作業。在地策略的精義是以當地市場研發,利用跨國企業資源在當地運作,執行物美價廉的營運策略。其中加強了解當地文化和認知思考模式,是跨國及跨領域合作的成功關鍵。台灣具有此一優勢,豈能拱手讓人?大陸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,也是台灣最大投資地,占台對外投資70%以上,每年享有近千億貿易順差。但是,薪資停滯、貧富差距擴大及房價高漲,導致年輕族群新貧現象,卻誤認台商及兩岸貿易為替罪羔羊。部分學者引用美國經濟學者克魯曼的新經濟地理理論,認為兩岸貿易造成以中國為中心、台灣為邊陲的效果,產業空洞化因而加深。要解決台灣經濟被邊陲化的困境,就是台灣要採取「國家政策」,從區域間貿易轉變為國家貿易。此一見解相較全球化2.0不難發現其偏離新國際貿易趨勢的事實。2015年,中國GDP排名世界第二;預計在2020年前,將超越美國躍居全球第一大經濟體。過去30年的成功經驗:國有企業、開放專制和經濟人權,已經和當今世界資本主義的核心要素:私有企業、自由民主和政治人權分庭抗禮。許多開發中和新興國家紛紛引為經濟發展榜樣。回想台灣、南韓、新加坡、智利過去經濟奇蹟也不是全然採西方資本主義模式。有些人卻一直對中國的過去和未來存有偏見。政策遲滯弱化競爭大陸現在占台灣總體貿易22%左右,把大部分雞蛋擺在一個籃子上,當然不是風險管理上策,考量意識型態就想快速粗魯地從原有市場抽離,非但不切實際,反而拿全部台商祭旗,國家經濟也會深受重擊。以現在工業4.0的智慧製造系統為例,從技術層次和機器價格雙向視角來看,台灣工具機產業正面臨上下擠壓的難題,上有歐美日,下有中國,橫的還有南韓。如何突破?市場當然是最大動能,而最佳策略就是分工合作。南韓就是靠這兩招創造利基,台灣曾因大陸而超前,卻因政策遲滯而弱化競爭,甚或拱手讓人。全球化2.0和工業4.0的本質就是開放和合作,我們豈能自絕世界經濟主流之外?(作者為台灣科技大學管研所教授)(旺報)





if (typeof (ONEAD) !== "undefined") {

ONEAD.cmd = ONEAD.cmd || [];

ONEAD.cmd.push(function () {

ONEAD_slot('div-mobile-inread', 'mobile-inread');

阿里山民宿 });

埋線雙眼皮 }





醫美診所051E9F2CAD9B0ECC
arrow
arrow

    鄭淑玲應藥津倔衣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